如何理解"理事无碍"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31 07:51:05

理和事是一体一相,本就是一回事。凡事以理成而以事显,缺一不成。

好比说道无分别的概念,那是从道理上认识,明了分别心都是凡夫妄心造作而成的。但做事上还是要一是一,二是二,这就是无碍。

如何是理事相害呢?举个简单点的例子:好比你上厕所,因为执著理上的不分别,就随便进入了异性的地方就一定出了问题。

南无阿弥佗佛!

明心合十!

  理事无碍《是华严经》的一种修行的次第。“理事无碍”,首先把它破解开来说,首先是理无碍,才能事无碍。就是多闻,多体验和感受,有理解任何事情的本领,有了这种本领就没有阻碍的了,做什么事情都能想得通,理解得透,事就无碍。
  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
  成都文殊院有一幅对联,是直接引用唐代华严宗著名大师李通玄居士的一段文:
  十世古今,始终不离当念
  无边刹海,自他不隔毫端
  上面这幅对联东南西北、上下左右、过去未来这“十世”,自始至终都离不开,或就是我们现在当下的这个活泼泼的一念之中,我们的这一念,就包容过无限的时间,包容了一切的一切。这层意思再一展开那无穷无尽的三干大干世界,那无穷无尽的宇宙,又是相互融摄的,无限遥远的东方与无限遥远的西方,乃至南北、上下、左右、前后、过去未来的无限空间,彼此毫无间隔,不说近在咫尺,连秋毫之末这样无限小的距离都不存在。总之,时间的无限和空间的无限全都消融在人们现在当下的这一念之中。这似乎比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还要来得直截,来得了当,极乐的佛土与铁由山下的地狱竞无一丝一毫的隔离,诸佛菩萨和六道轮回中的众生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,一念之中,万法齐具,无缺无漏,不多不少。而说明这样宏大境界的,就是华严宗的“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”及有关教义。

在《华严法界观》中,理事无碍法界就是理事无碍观。

理是心意识抽绎出来的,无形无相,全在事物之中,与万事万物互为存亡,互不相碍。无碍是华严宗的重要范畴,指心、事、物、理之间一体互摄,没有丝毫的隔障。万事万物不会因时间、空间或物体的隔障而丧失一体性的联系。如同爱因斯坦的那个“宇宙统一场”一样,使宇宙中的一切,从星系到尘埃,从宇宙的初始到终结,这个“宇宙统一场”总是无碍地作用于